研究生教学

我院举办第五届(2017年度)研究生学术论坛——“通信与信息融合”分论坛

上传时间:2020-06-12浏览次数:

2017年10月24日下午,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第五届(2017年度)研究生学术论坛“通信与信息融合”分论坛在北21教学楼414成功举办,会议由曲海平老师主持,王丽丽教授,吕高焕老师听取了参与答辩的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汇报,期间与答辩学生互相交流,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,研一同学在现场积极和师兄师姐学习沟通,学术范围融洽。

在513所实习的苗萍“Ku频段车载平板动中通系统及关键技术报告”,

主要介绍(一)Ku频段车载平板动中通系统的组成(天馈分系统,收发分系统,步进电机控制分系统、监控分系统)、软硬件设计。(二)动中通关键技术介绍:(1)卫星信号的遮挡检测及恢复方法。(2)低成本MEMS惯导航向误差校准方法。(3)动中通天线方位、俯仰、极化三轴速度耦合问题解决方法。评委老师对其中遮挡检测的作用,加速度计原理及作用等进行询问,同时对当目标物体被全部遮挡时如何应对等提出质疑。

庄昊“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抗辐照测控数传终端技术研究”,通过运用高集成FPGA和数模转换芯片,实现测控数传终端的小型化平台搭建,并且对数模转换芯片进行配置刷新算法的设计,使得在提高抗干扰能力的同时,仍能满足要求。最后,对小型化抗辐照终端进行性能测试,验证成果的正确性。评委老师对PCM码流在哪实现,偏码周期,位同步如何工作等问题进行询问,同时提醒该同学应该增加软件无线电的数据采集,明确测量和传送的内容,充实自己的论文。

孙启辰“安全遥控系统设计与实现”,针对多特征信息融合算法进行研究,提出一种基于灰关联分析的多目标跟踪算法,将多特征信息先后通过灰关联算法、证据距离法、D-S证据组合规则进行处理,结果表明,新算法对目标的跟踪精度更高,时间花费更少。

以上三位研究生将理论研究和航天设备的实际研发相结合,科研成果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肯定,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鼓励他们加强理论算法的研究,发表更高层次论文,增强理论到实际的转化能力。

郭伟震提出的“基于多证据直接融合的目标识别”,针对Dempster组合规则在处理高冲突证据时存在的不足,提出一种多证据融合算法,将信任度细化到焦元,提高了高冲突证据融合过程中矛盾信息的利用率,进而提高目标识别精度,具有较强的抗干扰特性。评委老师对其时间和模型中的数据的对应关系,证据冲突的数据来源,以及证据中是否考虑关联性等问题发表疑问。

王月香“基于距离多普勒纹理特征的SAR-GMTI技术研究”, 区别于传统的基于雷达图像相位的动目标指示技术,利用动目标的瞬时频移,从图像的距离多普勒域内纹理的角度入手,在对给定的SAR图像,使用平均相关系数法、平均求差法基础上,实现给定单幅SAR图像中的动目标识别的目的。评委老师指出了其报告中图表绘制问题,实验结果的对比度不够清晰等问题,提出整改要求,为其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
该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,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,推进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,开阔视野、启迪智慧、提高创新能力,促进了学生和老师、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,沟通。

Baidu
sogou